讀書日
最好的告別:善終,讓彼此只有愛,沒有遺憾

最好的告別:善終,讓彼此只有愛,沒有遺憾

  • 定價:280
  • 優惠價:9252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38
  • 運送方式:
  • 臺灣與離島
  • 海外
  • 可配送點:台灣、蘭嶼、綠島、澎湖、金門、馬祖
  • 可取貨點:台灣、蘭嶼、綠島、澎湖、金門、馬祖
  • 台北、新北、基隆宅配快速到貨(除外地區)
載入中...
  • 分享
 

OKAPI 推薦

  • 「好走」的關鍵是讓人「活到死」,而非「死著活」──陳曉蕾《香港好走》

    文/陳琡分2017年05月03日

    〈我有權〉 我有權,被當作一個活生生的人,直至死亡。 我有權,保持希望,雖然有機會改變。 我有權,接受帶來希望的照顧,雖然有機會改變。 我有權,用我自己的方法,表達我面對死亡的感受和情緒。 我有權,參與決定我的護理計劃。 我有權,期望得到持續的醫療及護理照顧,雖然治療目標已經 more
  • 【2015閱讀觀察 | 心理勵志】阿德勒背後的那座花園。

    文/博客來編輯2015年12月22日

    2015年,如果你只看見《被討厭的勇氣》,或是只認識Peter Su與肆一,那可就錯過他們背後一整座色彩紛呈的心靈花園了。這片廣袤的園地有五個主要區塊,若前所未見,請趁此刻漫步欣賞: 一、溫室區。專業心理學持續大眾化,理論從教育殿堂走入民間家常。除了大紅人阿德勒及其門下弟子外,國內幾位精神 more
 

內容簡介

人生最後一件大事,
學校沒有教,家庭沒有教,
我們卻可以預先規劃。
當生命來到終點,你想如何與摯愛說再見?
你想讓摯愛記得你什麼?
你想看見什麼樣的人生風景?

  曾經陪伴1000多位臨終病人的馮以量,以31個令人流淚的真實故事,告訴我們,善終,是每個人都可以規劃與準備的。

  特別收錄/臨終的照顧、葬禮的計畫、死後的遺願等30個問題,讓離開的人與留下的人都沒有遺憾。

  信裡的愛,讓我能活下去
  雖然你離開了,但讀著信,還是能感受當初被你擁抱的溫度,那是你從沒停歇的愛。

  疼你到最後,學著放手
  我很不捨,但我知道躺在病床上的你,沒有自尊、沒有品質,受著痛苦,那麼哪怕我心裡再疼,我都會放下。

  從容、優雅的人生謝幕
  臨終的照顧、葬禮的計畫、死後的遺願等30個問題,請你寫下來或錄音。當離開的那一天到來,我知道我的淚會不止,我的疼痛會蔓延,但我也知道,我們彼此會沒有遺憾。

  馮以量在13歲時,父親罹癌過世,4年後,母親也不幸罹癌過世。讀中學、大學和剛畢業時,他心中共有3次的自殺念頭,有一次,還幾乎成真。之後成為安寧療護社工的他,在書寫本書時,數次落淚。

  死亡,總是那麼傷痛與沉重,於是,我們避而不談,但馮以量認為,只有當我們願意面對、願意放手、願意規劃,我們才能減少傷痛與沉重,才能微笑著與摯愛道別,那也才是最有尊嚴、最無憾的人生謝幕。

  【特別收錄】30道關於善終的問題

  臨終的照顧
  1.我是否要知道有關疾病及壽命的預測?如果我想知道,我希望是誰來告訴我?如果我不想知道,那該讓誰來代替我知道病情?
  2.我是否要和醫生獨自討論病情?或只讓親友和醫生討論病情?還是我們一同和醫生討論病情?
  3.當病情已到了末期,我要堅持接受積極治療,還是接受安寧關懷?
  4.如果我無法吞食,我是否要插鼻胃管來進食?
  5.如果昏迷的我無法自行決定任何安排的話,我要誰來做我的發言人及決策者?
  6.當我臥躺在病床,需要被照顧時,我希望在哪裡被照顧?醫院?療養院?還是自己的家?
  7.當我被醫生告知只有幾天壽命時,我想在哪裡去世?醫院?療養院?還是自己的家?
  8.在我人生最後的日子裡,我希望哪些親友可以陪伴在我身旁?也希望哪些親友不要出現?
  9.當我臨終時,我希望得到的護理是……?
  10.當我臨終時,我希望得到的關懷是……?
 
  葬禮的計劃
  11.我要葬禮的宗教儀式是佛教?道教?基督教?天主教?回教?猶太教?或無宗教儀式?葬禮要在哪裡進行?
  12.我要的棺木是西式,還是中式的?我的壽衣是哪一套?我是否想要有任何的陪葬品?
  13.我要或不要哪位親友出席我的葬禮?

  死亡是每個人都不可逃避的事情,可是善終卻是每個人都可以追求的權利。
  讓離去的病人得到善終,讓喪親的家屬得到善生,讓彼此的關係得到善別。

名人推薦 

  ◎蘇絢慧(諮商心理師/心靈療癒叢書作家)撰動人推薦序。
  ◎陳秀丹(陽明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)、黃勝堅(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)、楊育正(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)好評推薦(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)。
 

 

作者介紹

作者簡介    

馮以量


  目前任職馬來西亞孝恩集團輔導與諮商顧問,並擔任新加坡甘露關懷協會安寧志工督導。畢業於馬來西亞和豐興中中小學、馬來西亞工藝大學化學工程系榮譽學士學位、澳洲南澳大學社會科學(輔導)碩士學位。

  曾任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第十屆副會長、新加坡雅西西慈懷病院任職資深醫療社工、新加坡善友輔導中心任職輔導員兼訓練部主管。

  2011年入圍馬來西亞十大傑青。
  2011年獲《星洲日報》讀者票選為十大本地最受歡迎作家。
  2009年新加坡總統頒發「醫療仁心獎」。

  著有《已亮的天空》(2005)、《尋找光和愛》、《把愛帶回家》(2008)、《陪你到最後》(2009)及《善终》(2012)。
 

目錄

011【推薦序】讓此生一切,都美好終了/蘇絢慧
017【自序】撒下一顆叫「善終」的種子

022他這一生的為人,及格了
034人生最後的夢想
039死亡就像一粒米飯
043不是所有的死亡都是黑色的
050急救,為的是什麼?
055請放手來愛我
059尊重臨終病人的選擇
064倒數死亡日期
069對你來說,那一定很痛¬苦!
082「因為你,他走得很安詳。」
086我是自己的爸爸(小巨人/上)
095堅持到底(小巨人/下)
106你只能夠對今天的自己生氣
111當病人看到了我們看不到的……
116心懷慈愛,碰觸遺體
120所有病人臨終時都會去世?
125陪我一同去選棺材,好嗎?
130他臨終的旅程,有我們的陪伴
135我很想遊車河
140喝一碗媽媽煮的花生糊
145媽媽,請你記得我的笑容
158真誠面對自己
163每個人都值得擁有更美好的生命
168人生只是一堆骨頭而已
173我只想回去學校念書(消逝的笛音/上)
180我的工作完成了(消逝的笛音/中)
194懂得珍惜,懂得愛(消逝的笛音/下)
201那一張笑靨
206我們的苦,算得了什麽?
211請把愛說出來
223大樹的生死

227特別收錄/如何規劃善終?
 

推薦序

讓此生一切,都美好終了 蘇絢慧(諮商心理師/心靈療癒叢書作家)
  

  華人社會,自古以來,非常重視福氣,「五福臨門」是古人對於幸福美滿人生的定義。「五福臨門」這個名詞,原出於《書經.洪範》,所指的五福是:第一福「長壽」,第二福「富貴」,第三福「康寧」,第四福「好德」,第五福「善終」。(《書經.洪範》上所記載的五福是:一曰壽、二曰富、三曰康寧、四曰修好德、五曰考的終命。)
  
  「長壽」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。「富貴」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。「康寧」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。「好德」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。「善終」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。臨命終時,沒有遭到橫禍,身體沒有病痛,心裡沒有罣礙和煩惱,安詳而且自在地離開人間。
  
  但是,活在現代的我們,生活處境已大不同古代,社會制度、社會風氣、生活壓力、資訊爆炸、科技發展,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人際問題、生存安全問題、競爭發展問題。所謂的五福,對現代人來說,不僅感到無力感、不確定感,還有深深的挫折感。
  
  然而,子曰:「未知生,焉之死?」我們對生的道理,都難以清楚明白,又如何能觸及死後的事呢?
  
  這也是許多人,一輩子中可能都未能好好思索死亡的原因,未能好好的知曉生命如何走向善終的方向。
  
  我和本書的作者以量,都曾經是恐懼接觸死亡的人,死亡如強光,照射出我們身上巨大的陰影,在我們生命留下了黑暗、孤單,及無盡的悲傷。在青少年的時期,對許多「生」的道理還懵懂無知、手足無措時,「死」已找上我們,臨到我們的生命。我和以量,在青少年時,都不得不的面對了父親的患病及死亡,從此,我們的生命無從避開死亡所留下的巨大黑暗及驚慌恐懼。而後,其他親人的陸續逝世,更加重對生命的無助、無望。
  
  我和以量都有親身和死亡及悲傷糾纏的經驗,他身為男性,我身為女性,在我們各別獨特的悲傷歷程中,我仍感受到連結及共鳴。我看見生命的安排及帶領,讓我們都從自身的傷痛,領悟到這份傷痛,來自太多的無知、太多的恐懼、太多的來不及。還有,太多難以表達的情感,包括:愛、謝謝、原諒,及抱歉。
  
  然後,我們各自有了生命給予的機會,走到更多人的生命中,參與了許多人的死亡時刻,也參與了許多人的悲傷歷程,然後,更加的明白了,這份生命臨終的苦痛及遺憾,是可以避免的,或是可以修補的,只要我們真的學會善生、善待、善別。活著時,真實的活,用心的活。在關係中,好好的相處,友善關愛的互待。在分離時,好好的告別,及感謝彼此的相伴。
  
  而我認為,當我們心中懷有要好好將此生的過程走到圓滿無憾的終點處時,我們活著的時刻,便會時時提醒著自己,避免製造傷害、避免製造對立怨恨、避免製造遺憾懊悔。當心中有所自律時,當心中有想要實現的生命終點時,我們便會明白,自己要如何展現活著的力量,要如何貢獻生命在「對」的人、事、物上。
  
  以量此本著作,有生命最質樸的力量。所說的故事,都是生命與生命真實的接觸、對話,及感動。我總會在讀過一小段故事後,把雙手放在胸口上,靜靜的感受那生命最純粹的愛,在我心中溫暖,擴散,成為我生命的滋養。讓我再次啟動內在愛的力量,在我的生命,在我的關係,在我的工作,繼續向前。
  
  以量,謝謝你。
  
  也祝福與此書相遇的所有讀者,都能從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及觸動。並回到自己身上,好好的凝視自己,思想關於你的善終。讓我們生命所走過的一切,都有最美好的終了。
  
自序

撒下一顆叫「善終」的種子

  
  我是一個非常害怕死亡的男人。對死亡,我怕得要死。
  
  我年幼時還因為夢見世界末日的畫面,被嚇醒之後,好幾次抱著母親問:「媽,你會死嗎?我也會死嗎?」
  
  我記得母親好幾次都沒有回答我。儘管我哭著提問,她也只是微笑地繼續抱著我,哄我再度入睡。
  
  十三歲那年,我父親因患癌而去世。四年後,我的母親也同樣因患癌而去世。我內心不只不安穩,對死亡的恐懼反而像滾雪球般,愈來愈沈重。
  
  三十三歲那年,我把自己放在安寧療護領域裡,成為一名醫療社工。透過這份職業,我的雙手握過臨終病人的雙手,也抹過他們流下的眼淚、擁抱過他們的身體;我的雙耳聽過他們怒駡家人的字字句句,也聽過他們說出對生死的尊敬與謙卑;我的雙眼看過他們焦慮地不願離開人間,也看過他們臨終前給家人們一抹微
  
  笑。一路上,我的心靈陪著他們一同哭、一同笑。
  
  於是,我在心靈世界裡栽種了一顆種子,那叫「善終」。
  
  他們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,遇見了我,也允許我陪同他們走那一小段路。我很感恩自己擁有如此好的福氣,可以出現在他們的生命裡。是他們陸續提供了水分、陽光和養分給我心中那顆「善終」的種子,讓「善終」不但不枯萎,反而能茁壯成長。我非常不願意只稱他們是我的病人,或者個案;正確而言,他們每位都
  
  是我的「生死導師」。
  
  在這六年內,他們教我如何用關愛看待生死,他們讓我看到死亡的力量是如此善良,他們讓我體認到「只要認真給死亡一份厚愛,死亡並不會虧待任何一個用心看待它的人們」。他們教我不逃避、不忌諱、不扭曲,要如實地去面對死亡。
  
  最難能可貴的是,我的生死導師是用最熱誠的生命來教導我,而非用知識來教導我。我心裡對這些生死導師,永遠都存著很深厚的敬意。
  
  寫這本書時,我好幾度不得不關機,讓自己先安靜地流下我思念這些生死導師的眼淚。那眼淚裡,有著我對他們很多很多的感恩和敬意。
  
  當你手上握著這本書時,我想誠懇地邀請你也在你的心靈世界栽種一顆「善終」的種子。這本書裡頭,是由許多的生死導師告訴我們他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,而達到他們所定義的善終。
  
  沒有得到生死導師們(或者他們的直屬親友)同意的故事,我一個都不敢寫,也不能寫。那些得到他們同意的文章,所有相關的基本資料和家庭背景,我全都修飾了,只保存我和他們真實的互動。故事倘若雷同,純屬巧合。
  
  我把這些感動我的故事書寫下來,並不是要博取更多的掌聲,也不是要從中獲取更大的名利。我生命存在的意義不在貪婪這些名利所帶來的光環,我知道這些對我的生死一點幫助都沒有。我只是一心一意、簡簡單單地想要在你的心中撒下一顆叫「善終」的種子。我衷心希望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能夠遠離死亡所帶來的苦難和疼痛,而逐漸瞭解善終的重要性。因為,死亡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事情,可是善終卻是每個人都可以追求的權利。
  
  我已在內心栽種「善終」的種子了。那你呢?你願不願意也在你的內心栽種這樣的一顆種子?
  
  謝謝你收下它,請你好好呵護它。你的「善終」有我衷心的祝福。祝福你,也祝福我自己,更要祝福我們這個美麗的社會。
  
  
 

詳細資料

  • ISBN:9789864060191
  • 叢書系列:Restart
  • 規格:平裝 / 240頁 / 16.5 x 21.5 x 1.2 cm / 普通級 / 雙色印刷 / 初版
  • 出版地:台灣
 

內容連載

人生最後的夢想

死亡是每個人都無可逃避的事實,可是善終卻是每個人都可以追求的權利。可惜,很多人對死亡不計劃,也不探索。以為買了幾份保險、寫一份遺囑,就算是對自己的死亡做好交代了。其實我們越忌諱談論死亡,越難保障自己善終的權利。
我人生最後的夢想是得到善終。何時死亡是我無法預測的,可是如何預設臨終照顧的計劃、葬禮的安排、親友的告別,這些都是我可以掌控的。要達到善終,就要計劃;也要和親友說清楚我活著和死後的遺願,好讓我能安心離開。
 
家人需要知道

我有一個病人,讓我由衷敬重。她在臨終期間,展現了一趟扎實的善終過程。

我很感謝她在我的生命中出現,讓我知道善終不再是紙上談兵的事,而是能夠如實存在與實現的夢想。

三十五歲的她是乳癌末期病人,也是三歲男孩的媽媽。她的丈夫與父母覺得越談論死亡,心情越難過,所以不願談論她臨終的安排。

為了避免憂傷,大家都給她鼓勵和希望。她打從心底知道身體每況愈下,死亡已是無可避免。但每一次她開口說「如果我死的話……」,家人就會轉移話題,阻止她談下去,並希望她多吃抗癌保健品。

有一次,我坐在病床邊和她聊天。她說:「以量,可不可以買一些漂亮的紙張和信封給我?」

「為什麼?」

「我要把我想說的話寫給他們。總有一天,他們需要知道我要的是什麼。」

從她的眼神裡,我看到她渴求善終的篤定。我不介意和她一同計劃這個不能說的善終夢想。

自此之後,她就趁家人不在病房的時間和我商量。每一次離開病房時,我都會把她還未完成的信件放在我的辦公室裡。兩個禮拜後,她完成了三封信。

會員評鑑

4.5
2人評分
|
2則書評
|
立即評分
user-img
5
|
2017/09/14
因著被書名及封面圖案吸引,啟動了閱讀的興致,而且還一口氣看完它。
故事內容敘述,平實的就像是自己寫的日記,淡淡的說著一個個經歷的故事,沒有太多的修辭與高潮迭起的情緒轉折。
可是在閱讀的當下,心緒竟完全浸潤在那些的情境裡,隨之感傷、難過也溫暖、動容。
看完後,理性回來了,似乎,也同時接納了很多未來之事,臨終的道別、面對無常勇氣.....
展開
user-img
4
|
2017/08/02
如何优雅地老去?
-----《最好的告别》书评
什么是衰老?
衰老是时间之箭的象征?是我们的肌体无法抵抗损耗而产生的必然结果?还是我们给予自己的一种暗示?
阿图·葛文德医生借助他的朋友菲利克斯之口给我们的定义是:“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。”第一阶段,丧失对自己的躯体全面掌控能力;第二阶段,丧失对自己的行动的掌控能力;第三阶段,丧失自己的家,熟悉的房子、家具和对生活步调的掌控能力;第四阶段,丧失对于生活的信仰;第五阶段,不得不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医护人员,丧失了自己的隐私;最后,丧失了对于自己死亡方式的选择。
阿图医生引用作家菲利普·罗思(Philip Roth)在小说《每个人》(Everyone)中说的话:“老年不是一场战斗,而是一场屠杀”,来说明步入老年,生活充满了“苦涩”之感。

在现代社会,步入老年的年龄定义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推迟。原始社会的人们活到30岁已经不容易,东方古代社会则以70岁为“古稀之年”,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依旧健步如飞,甚至还在继续工作。但是,不论如何,我们都会来到这一天(如果没有发生任何意外):“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不能如厕、进食、穿衣、洗浴、整容、下床、离开座椅、行走(‘八大日常生活活动’),那么说明你缺少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。如果不能自行购物、做饭、清理房间、洗衣服、服药、打电话、独自旅行、处理财务(所谓‘八大日常生活独立生活能力’),那么,你就缺少安全地独自生活的能力”……问题是:当我们来到这一天的时候,我们还能期望保有自己的哪一部分生活?这时候的选择非常严峻。是留在家中让老伴服侍(如果你幸运地拥有这样的老伴)?还是进入疗养院,让专业的护士来管理你的饮食起居?显然地,后者的代价是丧失自己的隐私和对生活的掌控力,这一点常常会伤及我们的自尊。
针对这个问题,阿图医生指出:“对于人们最要紧的目标:在我们衰老脆弱、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,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”,或者说,“是什么使生活值得过下去”?

我有几位叔伯长辈,在我很小的时候,他们看来个个都身材魁梧、声如洪钟、在社会生活中也颇为成功。但是,随着时间的流逝,他们先后受到家族遗传的困扰,中风、高血压、老年失智症、以及各种癌症侵蚀他们健壮的躯体,最后把他们彻底放倒在病床上,彻底或者几乎彻底失去了意识,完全依赖家人的照顾,才能在没有任何尊严的情况下,艰难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。如今,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我的父亲身上。所幸我的母亲尚能照料他,但是,我知道:迟早有一天,他的记忆就会像老旧的磁带那样,一点一点变成空白。到了某个临界点的时候,我应该强行把他从自己所熟悉的家中带走,交给陌生的护士照管吗?这是不是意味着剥夺了他在家中离世的权利呢?对于目前这种生活,他是否认为有“价值”呢?当我凝视着他浑浊的双眼,我很想从中读出这个问题的答案,但是,显然地,我找不到答案,因此,这个问题只能无限期地搁置起来。
仿佛是对我的回应,阿图医生在他的书《最好的告别》中写道:“衡量人们对药物的依赖下降了多少、多活了多久比较容易,而衡量人们从生活中得到的价值感则困难得多”。针对这一点,他举出了一些例子,一些想要帮助老人追求生活价值的人建造的不同概念的疗养院。他们的共同理念是: 帮助处于独立状态的人们维持存在的价值。比如:提供生物给人们照料,或者,给他们一扇可以上锁的门和一间属于自己的厨房。因为,“唯一让死亡并非毫无意义的途径,就是把自己视为某种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:家庭、社区、社会”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他们才“有可能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——根据自己的优先顺序作出选择,维持与他人的联系”。
思考到这一点,也许我还是得尊重双亲的选择。他们决心留在家中养老,当然存在诸多的不便,对于我的家庭来说,也可能意味着心理上的巨大压力,尤其是东方社会的伦理压力。但是,也许,这也是他们“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最后一段机会”,或许,我们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,直到某个不可预知的时刻到来?

当然,在东方社会,尤其是在医疗以及社区养老还不甚发达的地区,我们很难侈谈老人的尊严。由于各种现实情况的变数,老人们即使在养老机构也未必可以享受到专业的护理,更不必说在家中期待社区养老,但是,我们还是得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自己将来总会老去的事实,也得有足够的勇气来思考自己希望怎样优雅地老去。正如阿图医生所指出的那样,认识到人的必死性,才有足够的勇气来思考怎样结束。“结尾不仅仅对死者重要,也许,对于留下的人,甚至更重要”。像阿图医生所说和所经历的那样,“宁静的终了是一种祝福”,这样的终了,不应该是躯体插满各种管子,在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,戴着氧气面罩的结束。
我想:在离自己的终点看似遥远的时候,在自己的发梢浮现第一缕白发的时候,在爬了一段楼梯感到气喘的时候,我们就应该做好准备,具备阿图医生所说的两种勇气:“面对人终有一死的勇气”,和“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”,清楚地做出决定,确定自己希望以怎样的方式面对衰老,要以怎样的方式面对万一发生的病痛,以及——在将来的日子里,要如何优雅地老去?
展開

最近瀏覽商品

 

相關活動

  • 【新會員獨享】3.8~4.7加入會員輸入指定通關密語抽入會好禮
 

購物說明

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,或有特殊作業需求,建議您可洽詢「企業採購」。 

退換貨說明 

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(含例假日)。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。 

辦理退換貨時,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(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、配件、贈品、保證書、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,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)。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,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。 

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 

  • 共和國截止加碼
  • 天下雜誌
  • 時報全書系